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女子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她们是男人的附属,更由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思想的束缚,早就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古人认为女子不需要有才华,她们只需要做好相夫教子就行了。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古代竟出了这样四名奇女子,她们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们就是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她们也被后世称之为中国四大才女。
她们虽为才女,却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四个人中只有一人结局美满,安享晚年。
卓文君:
卓文君是西汉时期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其不仅是大家闺秀,更是姿色貌美,精通音律,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和司马相如之间有一段坎坷而美满的爱情故事。卓文君十六岁出嫁,可是不到一年丈夫就死了,迫于婆家的压力和口舌,卓文君只能回到娘家暂避一时。

时逢司马相如返回成都,由于他家境贫寒,又没有维持生计的一技之长,所以他此次归来却没有了安身之处。恰巧他与县令王吉交好,就住在了王吉安排的住所中,有一次,卓王孙和县里的富人们想要请一请王吉和他的这位贵客司马相如,也就是这一次的宴一会,让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一见钟情、互相爱慕。席间司马相如弹奏了一曲《凤囚凰》,引起了卓文君的注意,当天夜里司马相如就以重金赏赐卓文君的侍者,让她转达自己的倾慕之情。卓文君听后,趁夜就逃出家门,私奔相如。
卓王孙得知后大怒,决定不会接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分钱。后来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借了一些钱,在县里开始当垆卖酒,以此为生。

有人就劝说卓王孙: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女儿受苦呢?况且司马相如也是一表人才,学富五车,又是县令的贵客。
卓王孙听后方才醒悟,便资助了他们夫妻二人一些财物,两人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更好。到最后司马相如又取得了功名,让卓王孙着实有了面子,父女的走动也恢复了往日,从此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也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卓文君也就成了四大才女中唯一一个,得到美满结局的女子。
蔡文姬:
蔡文姬是三国时期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年少成名,精通音律,诗书方面也颇具文采。

十六岁那年在父母的主持下嫁给了河东才子卫仲道,两人也是天生一对,郎情妾意。好景不长,卫仲道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蔡文姬还背上了克夫的骂名,只能回娘家躲避,这一点与卓文君的第一次婚姻倒有些相似。后来汉庭衰落,中原大乱,她被匈奴的左贤王掳走,在苦寒的北方足足生活了十二年之久,在这十二年里,她生活凄苦,思念故土,每日抑郁寡欢,还为匈奴生下了两个孩子。
曹操掌权后,才将她从匈奴部落换了回来,让她嫁给了一个叫董祀的人。可是董祀也犯了死罪,正要处死之时,是蔡文姬用自己的智慧救下了丈夫,此后夫妻二人如何史料却没有了记载。

蔡文姬也是四大才女中悲惨贯穿了她的一生,一生劳苦奔波,虽然史料最后没有记载其去向如何,但今天的我们只希望她能有个安详的晚年吧。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唐朝时期宰相上官仪的孙女,父亲上官庭芝。

其祖父和父亲因为替高宗李治起草废除武后的诏书,而被武则天处死。年幼的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来到掖庭生活,成为了奴婢。上官婉儿因为母亲的悉心教导,聪慧的她能熟读诗书,又能吟诵诗词,十四岁那年她就靠才华赢得了武则天的赞赏,免去了她的奴婢身份,让她掌管宫中诏命,由此上官婉儿正式的走上了她政治斗争的舞台。
她靠着自己的智慧在纷乱复杂的宫斗中,屹立不倒。不管是武则天还是太平公主,亦或是后来掌权的唐中宗李显、韦皇后,都曾对其信任有加。试问还有谁能像她一样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而游刃有余?
因此,我们不能只认为她是一个才女,她还是一个政治女强人的形象。

可惜的是命运弄人,她先后依附的几方势力相继垮台,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胜出,李旦继位。
李隆基对这个上官婉儿可没有那么好的印象,虽然上官婉儿一再表明自己的立场是站在李家这一边,但是李隆基还是不能相信她,最终还是命人将其处死。
李清照: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前半生的她生活在幸福的官宦世家,又嫁给了才华横溢的赵明诚为妻,两人恩爱有加,生活幸福。自从靖康之变发生后,她的生活发生了转变,以前惬意的生活已经不再,国家沦丧迫使她和她的丈夫四处漂泊。
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前半生的作品写的都是记录幸福生活,思念丈夫。而她后半生的作品表达的却是凄凄惨惨的情感,让人不由产生怜悯之情。
李清照的最后的结局是丈夫病死,留下孤独的她,独处一室,无人与其立黄昏。

在她的余生里,面对腐败的国家,她只能心中愤恨,却无能为力。面对丈夫之前的苟且保命行为,感到羞耻,也为自己现在窘迫的生活感到极度的悲痛。
身为中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她也并没有得到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