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徽菜特点有哪些(10分钟带你了解中国八大菜系—徽菜)

时间:2024-08-04 14:46:18

”是徽州的简称,

徽菜”因徽州而得名,

其因徽州商人的崛起而兴盛,

又因徽商的没落而衰弱。

徽菜是指徽州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赋予徽菜独有的风味。由于明清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沪、鄂等长江中、下游流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徽菜分为五大流派:合肥流派沿淮流派淮南流派沿江流派皖南流派

古时的徽州

包括按现在的安徽黄山市

绩溪县以及江西婺源县三地。

徽州因处于两种气候交接地带,

雨量较多、气候适中,

物产特别丰富


1

徽菜特色

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

而爆、炒菜较少,

重油、重色、重火工。

徽菜,由于红烧是一大类,而红烧的“红”,表现在糖色上面,对火功要求苛刻。炒菜用油是自种自榨的菜籽油,并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徽州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

当徽菜走向全国之后,仍然保持重色:调色之功;重油:调味之功;重火功:调质之功。如老或嫩,硬或软,结或松等。徽菜用火腿调味是传统。制作火腿,在徽州也是普及型的家庭技术。




2

制作方法

徽菜的烹饪技法,包括刀工火候操作技术,徽菜之重火工是历来的优良传统,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在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

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是徽帮厨师造诣深浅的重要标志,也是徽菜能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格的基本手段。




徽菜常用的烹饪技法约有20大类50余种,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生熏法



3

文化传承

徽菜发端于唐宋,

兴盛于明清,

民国间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发扬光大。

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

徽菜的鼎盛时期,正是徽商独霸中国的时期。徽州商人在一定程度上,给徽州菜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金华火腿在东阳,东阳火腿在徽州”。李白在金华留下诗名:“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他年一携手,摇桨入新安(即徽州)。”



4

经典菜品

臭鳜鱼

臭鳜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徽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徽州即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

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

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

制作过程有讲究,是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河卵石压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

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

厚入味,同时骨刺与鱼肉分离,肉成块状。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出自安徽宿州,

据说在1951年以前,

此鸡一直名为韩家烧鸡

不过自从此鸡成为国家标志性产品后,

就一直以符离集烧鸡命名

符离集烧鸡历史悠久,

在一众烧鸡中的年代最久,

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黄山炖鸽

黄山炖鸽是安徽黄山特色传统名菜

取黄山菜鸽与黄山山药隔水炖制而成。

汤清味鲜,鸽肉酥烂,山药清香爽口。

此菜鸽肉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补脑健肾增强记忆力的食疗功效。

山药肉松软细腻,略甜,富含淀粉,

常被人们视作为滋补蔬菜食用。

此菜又是一道滋补健身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