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鞭笞怎么读(鞭笞不读biān tái,那正确读是什么?)

时间:2024-12-14 09:02:10

朋友们好,今天来介绍“鞭笞”,它不读biān tái,那正确读是什么?又是何意?笞刑是什么刑?下面一起来学习:

一、“笞”字怎么读?

读音为“chī” ,同音字“吃”,部首为“竹”,总笔画11,上下结构。

二、“笞”字基本解释:

① 用鞭杖或竹板打:鞭笞。

② 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笞刑。

◎“笞”读作“ chī”是个会意字,从竹,其篆书字形像竹子叶,由竹字头组成的字大多与竹子有关,如“筷、竿、筏、笼”等。所以竹在这里表示用竹子做的竹鞭、竹板、竹杖等抽打。

三、“笞”《康熙字典》:

四、词语解释:

鞭笞 biān chī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用鞭子抽打他人,另一个是谴责、批判。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鞭笞”与“鞭挞”解释:

1、两者是近义词。

2、鞭笞和鞭挞都有用鞭子抽打的意思

3、鞭笞有谴责、批判之意,鞭挞有指责、披露的意思。

五、“笞刑”是什么刑:

笞刑是以竹、木板等拷打犯人臀部、背部或腿部的轻刑。始于战国时期,是古代“五刑”之一。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

在汉景帝的时候,规定笞刑只能够打犯人的臀部。到了隋唐时期,笞刑就是将犯人打十到五十下,被打的部位有背,臀,腿。而宋代就是打人的臀部和脊部,脊部要比较重一些,疼痛感更加的剧烈一些。到了元代和清朝,笞刑又变成了只打臀部。

世界上很多地区与国家都使用过笞刑,如今的笞刑只限鞭刑,沿用自英国和英属印度的刑法。当今世界上还有十六个国家实施类似鞭刑,例如阿富汗、伊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南非、苏丹、津巴布韦、新加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