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松,巴黎南郊50公里一村落,骄与傲的是这里诞生的巴比松画派,这个艺术小镇也因此闻名于世。巴比松画派活跃于19世纪30~40年代,代表人有柯罗 、卢梭以及米勒。
一百年前,画家塞温这样描述巴比松:“它就在枫丹白露森林里。这实在是块好地儿,当我们在高高的橡树下面,抽着烟斗,使用大量的矿物颜色画画时,你将看到它是怎样的美丽!”
巴比松,紧挨着枫丹白露森林,1850年前后,这里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村,没有教堂、邮局、学校,但它仅有的两家客店却住满来这里写生的画家,这里迷人的风景和纯朴的民风吸引了他们。

米勒
米勒的代表作品:

米勒夫人画像

米勒 《拾穗者》时间:1857年;油画;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米勒 《晚钟》时间:1859年;布画;巴黎卢浮宫

米勒 《播种者》 (1850年)




先是卢梭从巴黎迁居于此,接着柯罗、米勒等大批画家也到这里居住,几乎成为一条“画家村”了,画史上被称为“巴比松画派”便由此开始。而今的巴比松已是一个闻名世界的艺术小镇,依旧是那条不足200米的老街,还保留着当年的痕迹。
法国19世纪的风景画派。
巴比松为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进口处,风景优美。19世纪30~40年代,一批不满七月王朝统治和学院派绘画的画家,陆续来此定居作画,形成画派。

卢梭
卢梭的故居在一个中等的院落里的小角落里。
卢梭作品:




它不仅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 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揭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他们厌倦都市活动,信奉“回归自然”。

柯罗
柯罗作品: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主张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反对学院派画家在室内画风景画,主张走出画室在自然光下对景写生,然后以写生稿为基础,进行风景画创作。他们的创作经验,特别是对景写生,以求获得真实新鲜的感受和使画面色调响亮起来的艺术主张和实践,给欧美风景画家,包括印象主义画家以重要启示。
巴比松郊野外景


巴比松小镇景


米勒和卢梭在公园内的浮雕石像

米勒非常喜欢的一位巴比松画派大师。在法国一小镇巴比松找到了他的故居。1849,米勒携妻儿在巴比松小镇定居下来,过上平静与繁华隔离的生活,作品大多描宁静田园,狭小的空间装载着米勒的艺术与生活。寻山而去,杉树林景色迷死人,忘却一切。米勒与卢梭的友谊选择雕像的方式长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