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们来说,黄河可以说非常亲切了。随着对黄土高原治理工作的进行,现在黄河中段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清澈的河水,让人还有点不太适应。
雄伟的黄河,上游有九曲十八弯,中游有壶口瀑布,下游则是著名的黄河入海口东营。整条黄河可以说都是旅游景点。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城市,都出产著名的黄河鲤鱼,这可以说是黄河最具代表性的水产。在水质浑浊的黄河里,为什么会养出如此肥美的黄河鲤鱼呢?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黄河绵延5400多公里,从河南孟津开始,以东的黄河下游水面开始变宽,水流也比较平缓。在这种环境下,河水中出现了许多野生水草和浮游生物,再加上黄河下游地带优越的光照条件,为鲤鱼的生长创造了天然优势。
在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鲤鱼尤其肥美。据历史记载,黄河鲤鱼的美名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的黄河鲤鱼被视为珍贵的礼品。当年孔子生下了一个儿子,鲁昭公送给孔子鲤鱼作为礼物,孔子因此给儿子起名为孔鲤。“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这句诗经上的话充分说明了黄河鲤鱼的珍贵。当然,现在野生的黄河鲤鱼已经非常少了。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河南、山东的许多地方都有专门的捕捞队,其中一半的捕捞产量都是黄河鲤鱼。在当时的黄河河南段,每年能捞到15万公斤黄河鲤鱼。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底啊,黄河鲤鱼的捕捞量就下降到每年不足1万公斤,而且鱼的个头也变小了。
随着外来入侵鱼类的进入,在黄河中出现了许多杂交鲤鱼。正宗的黄河鲤鱼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小编认为,黄河也应该像长江一样,搞一个十年禁渔期,这样才能让黄河鲤鱼的资源得到真正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