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菁”字怎么读:
菁,读作菁(jīng),汉语二级字,形声。
二、“菁”字的基本释义:
⒈ 韭菜的花:“秋韭冬菁”。
⒉ 古代指“芜菁”(即“蔓菁”)。
⒊ 华丽:“丽服扬菁”。
⒋ 水草:“唼喋菁藻”。
三、“菁”字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唐韵》子盈切《集韵》《类篇》咨盈切,音精。《说文》韭华也。《张衡·南都赋》秋韭冬菁。《注》广雅曰:韭,其华谓之菁。
又菁茅。《书·禹贡》包匦菁茅。《管子·轻重丁》江、淮之闲,有一茅而三脊,母至其本,名之曰菁茅。
又蔓菁。《周礼·天官》醢人菁菹。《注》菁,蔓菁也。
又芜菁,《後汉·桓帝纪》种芜菁以助人食。
又菁,华英也。《张衡·西京赋》丽服颺菁。
又《集韵》仓经切,音靑。菁菁,花盛貌。《诗·唐风》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又地名。《谢灵运·山居赋》三菁五奥。《自注》三菁,在太平之北。
四、“菁”字字形演变:

五、“菁”字的来源:
“菁”字来源于“其叶菁菁”,出自《诗经》中的《国风·唐风·杕杜》。
原文: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译文:
路旁杜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密生。独自流浪好凄清。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父兄弟亲。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这首诗写于先秦时代,描述的是丈夫久役不归,妻子在家等待,久不得果,心中思念、焦虑至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排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