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四川的古镇很多,说起比较有名的古镇,那洛带古镇一定是榜上有名的。

走进洛带古镇,就有这样的介绍:洛带是四川省成都市东郊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古镇,是成都市“三湖一山”旅游开发和四川省“两带”旅游开发的主体区域,是中法生态园、中德产业园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东侧延伸和覆盖主体区域,被评为中国特色小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版权示范园(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乡镇。

洛带古镇是成都近郊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享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美誉,2021年获评首批天府旅游名镇称号,镇内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尤以“五馆一园”(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区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其中四个会馆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三道财神、红豆林、金龙湖、金龙寺、金龙长城、燃灯古寺、玉带湖为著;此外还有五凤楼、字库塔、四方塔等多处景点及名胜古迹。




洛带镇85%以上居民为客家移民后裔,客家话、客家建筑、客家美食、客家民俗和一年一度的“火龙节”、“水龙节”、“清明祈福大典”等特色传统民俗活动传承至今,因此又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


古镇离成都市区很近,开车的话很方便,路况很好。停车也很方便,门口就有可以停车的停车场。

记得很多年前刚来成都的时候,来过一次洛带古镇,不过时间久远,印象有些模糊了,但伤心凉粉是一直有记忆的存在。这次过来肯定是不能错过最正宗的伤心凉粉啦。

还是记忆中的味道,确实辣得伤心,但又辣得很香,让人欲罢不能。这一特色小吃,来古镇的话一定要试一试,体验一下是不是真的“伤心”。



刚进古镇的时候,看到牌匾上写的是“落带镇”,有点好奇,怎么不是“洛带镇”,查了一下其中的缘由。

相传洛带在三国时就已有街,名“万福街”。后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景街”。“洛带”原作“落带”,其得名有两个来源:其一,传为三国时蜀太子刘禅在镇上玩耍,为捉鲤鱼而不慎将玉带掉入镇上一口八角井中而得名“落带”;其二,因此地有一“天落之水状如玉带”之河,故称“落带”。后逐渐简化约定俗成为“洛带”。


古镇老街呈“一街七巷子”的格局,属于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走在平坦的石板街道,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颇具特色,青砖白墙,屋顶上黛色小瓦,高高的廊檐向着天空伸展,门窗上面布满了精美的木雕图案。街道一旁有一条水渠,水流清澈见底,据说是远山之上引来的泉水,润养着千年洛带古镇。




喜欢古镇的自在安逸,还有古色古香的韵味。这里的生活气息很浓郁,游客慕名而来。这里也是很接地气的一个古镇,成都各种小吃、果酒、牛肉干、腊肉、手工糕点等,街道两旁的铺子里各式的物品琳琅满目。特色美食:伤心凉粉、油烫鹅、石磨豆花、糖油果子、叶儿粑粑、九斗碗等,都可以尝一尝哦,巴适得很。


虽然现在很多古镇都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原本的古朴纯净,但这里的客家文化保存得很完好,能从多处地方见得客家文化风貌。客家人属于汉族的一个分支,客居他乡所以叫客家人,洛带古镇的客家人是最早“福广填四川”时迁过来的。

我想对于客家建筑,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就是客家土楼了。这次来就重点游览了一下川西唯一的一座大型客家土楼——博客楼。





走进博客楼,确实带来了很大的视觉震撼。没想到在电影《大鱼海棠》中见到的楼,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眼前。有一种梦回大鱼海棠的错觉,耳朵里萦绕着《大鱼》的音乐声,仿佛真的来到了电影里的场景。




博客楼一共有四层楼,一楼有几家饰品店,二楼有客家文化博物馆,可以了解粤、闵客家族历史,还有客家文戏演播等,三楼是客家家风馆,可以了解客家人悠久的历史及客家文化,四楼暂未开放。这里每一层楼都非常适合拍照,独特的土楼奇观建筑,吸引来了很多喜欢摄影的人,还有很多穿着民族服装拍照打卡的姑娘,形成了另一道靓丽的风景。


洛带古镇规模很大,有时间的话可以一一的浏览。时间的原因,这次也没有完全逛完,期待下次来探索它的奥秘了。洛带古镇,值得一去的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