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曾经发生了这样的情节。雍正皇帝登基后,面对国库贫困的严重问题,着手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实施了摊丁入亩等政策。江苏省作为赋税重地,雍正皇帝派遣亲信李卫前往江苏出任巡抚一职。然而,李卫在江苏的工作并不顺利,因为他与江苏按察使一直对立。那么,按察使究竟是何方神圣,拥有多大的权力,以至于敢与巡抚抗衡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各个省份拥有哪些高级官员。

按照朝廷的官员等级划分,每个省份都有巡抚、提督、按察使、布政使、学政等高级官员。其中,提督负责管理全省的绿营军,专注于军事事务,属于军事系统的官员,不参与行政事务。学政主管全省的教育工作,职责相对单一,但相对清高,也不涉足地方行政事务。而真正负责地方政务的官员包括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巡抚是正二品官员,负责全省的政治、军事、民生、财政等各方面事务,是全省的最高长官。布政使是从二品官员,主要负责全省的经济建设、赋税、人口等工作,是全省的二把手,相当于副省级官员。按察使则负责全省的司法和治安工作,属于正三品官员。

虽然巡抚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但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并非巡抚的部属,而是巡抚的协助者。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江苏巡抚李卫上任后,巡抚衙门的大厅内有三把椅子。李卫身为巡抚,自然坐在中间的椅子上,而两侧的椅子则分别供布政使和按察使坐着,其他官员只能站立。这一场景清晰地显示出,即便是巡抚,也需要给予布政使和按察使一定的尊重。按照朝廷规定,虽然巡抚担任全省最高长官,但无权罢免布政使、按察使等高级官员。如果巡抚与这些助手发生矛盾,通常需要皇帝介入处理。

在电视剧中,似乎按察使拥有兵权。然而,实际上按察使无权动用朝廷的绿营军和八旗军,但各地治安部队的指挥确实在按察使的管理之下。这一细节体现在当时江夏镇遭到年羹尧袭击时,安徽淮安营的军官阮必大向安徽按察使报告情况,而没有直接联系安徽提督。这说明淮安营隶属于按察使的指挥。

尽管正式渠道上巡抚无法罢免按察使,但李卫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他发现江苏按察使涉及一起强奸杀人案,不仅收受了被告的贿赂,还占了原告的便宜。这为李卫提供了绝佳机会,因为作为省份巡抚,他有权重新审理此案。李卫秘密与原告达成默契,在审理过程中成功陷害了江苏按察使。虽然巡抚无法正式罢免按察使,但如果按察使犯罪,便无法继续担任职务。李卫通过这一策略成功将江苏按察使除名。

这个例子清晰地展示了按察使的地位和权力的不容小觑。在审理案件时,需要搜查案件当事人,而江苏按察使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愤怒并抗拒:“我乃朝廷正三品大员,谁敢动我?”当时,执役人员犹豫了一下,直到得到李卫的命令才采取行动。毕竟,按察使是全省巡抚衙门中的最高领导。

因此,巡抚被称为抚台大人,布政使被称为藩台大人,而按察使则被称为臬台大人,它们都是高级官员。按察使虽然无权调动朝廷的绿营军和八旗军,但各地的治安部队确实隶属于按察使的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