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配图:养老金并轨
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金保险制度。
事关各单位的养老金,接下来咱们就好好唠唠:从今年10月起养老金要并轨。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首先先给没上过班的小白科普下,啥叫养老金?简单来说是指我们每天辛辛苦苦挣钱,赚到的钱先得拿一部分上交国家。这笔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该交的税,另一部分是五险一金。五险是指五种社会保险,俗称社保,包括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生育,其中这个养老保险,就是传说中的养老金;一金是指住房公积金。

养老金 退休金 养老保险 养老金上调
这养老保险具体怎么交呢?
接下来咱们来算笔账:假设你的税前工资,先从里边拿出8%,公司再交16%(各地养老金缴纳比例不同,按实际情况而定),这两部分综合,就是每月交的基本养老保险,他们会分别进入到个人账户(存自己交的)和统筹账户(存公司交的),等到退休,就能按月从这俩账户里领钱。
那么养老金为啥要存到不同账户呢?这是因为,为了分配资金,统筹账户的钱会直接发给现在的老年人。简单理解就是年轻人交钱,老年人拿钱。这种循环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里,就叫现收现付。一开始这种制度是针对体制外的打工人。
在2014年10月以前,我国养老金实行的是双轨制:一条是体制外,指的是企业职工,职工需要自己交养老金,等退休了能领退休工资的40%左右;另一条是体制内,指的是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需要自己交养老金,等退休了国家财政会给退休金,能领退休金工资80%~90%左右。

养老金并轨制度创意配图
为啥同样是打工,区别就这么大?
所以出于多方面考虑,国家在2014年决定将养老金并轨,也就是说以前体制内不需要自己交养老金,如今也要开始交,并且退休后也和体制外一样,按同一制度领钱。同时针对体制内的不同退休年龄,国家设置了十年过渡期,如下:
在2014年10月前退休的老人,按老办法领养老金;2014年-2024年10月之间退休的,按新老办法核算偏多的领养老金;在2024年10月之后退休或入职的,全部按新办法领取养老金。简单理解就是:老人按老办法,新人按新办法,中人哪种核算高按哪种来。至于体制外的打工人不受影响。

公务员涨薪与养老金并轨
虽然并轨了,但通常来说,体制内的待遇会更好。因为体制内的养老金大多都是按照实际工资足额缴纳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作为福利单位还会额外交一份职业年金。而体制外,有些企业的养老金,都是按最低标准缴纳。
养老金并轨政策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资源共享,通过改革养老保险制度,使不同群体的养老金待遇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差异,养老金并轨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对部分人群产生一定影响。

养老金并轨的受益人
从长远来看,养老金并轨政策的受益人是广大社会成员,因为它旨在消除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异,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与稳定。具体来说,以下人群可能会从养老金并轨政策中受益:
原本养老金待遇较低的人群:随着政策的逐步实施,政府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提高这部分人群的养老金水平,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新制度下的参保人员:新制度通常更加透明和公平,能够激励个人积极参保并缴纳养老保险费,从而在退休后获得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并轨的政策实施的影响,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各异: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并轨前,他们的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筹支付且待遇相对较高。然而,并轨后他们需要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实际收入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由于并轨后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进行了调整,他们的养老金待遇可能会与之前有所差距。但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并轨的目的并非降低待遇,而是通过改革实现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养老保障。
原本养老金待遇较高的人群:如2014年职称职级很高的人,在并轨后可能会面临养老金待遇的降低。这是因为并轨后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发生了变化,导致部分人群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低于老办法。
平均缴费指数较低的人群:这类人群在并轨后也可能面临养老金待遇的降低。由于他们的平均缴费指数较低,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可能低于老办法。
新制度下的受益者:对于新制度下的参保人员来说,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透明化,他们可能会获得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养老金待遇。

综上所述,养老金并轨政策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的养老保障。虽然短期内部分人群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