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出现之前,西方学者都认为中华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而良渚古城遗址,实锤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

何为良渚,良渚指的是距今5300-4300年期间,在中国南方的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曾经存在过的一个文明,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郊。
其实一开始的挖掘探索良渚古城并不顺利。
良渚古城遗址是大型、超复杂型,又十分脆弱的考古土遗址。
因为地处南方多雨的潮湿环境易造成土遗址开裂、坍塌、微生物病害、表面粉化等险情,挖掘难度极大。
但成果也是斐然的!

在良渚文明的遗址中,挖掘出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
这些铁器显示出良渚人在冶炼、铸造方面的精湛技术。
除了丰富的手工艺品外,良渚文明还留下了庞大的城址遗迹。
在良渚城址中,发现了庞大的城墙、城门、宫殿、祭祀场所等建筑遗迹。
这显示出了当时社会的高度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唯一诟病的是没有文字,是的没有成熟的文字。
到目前还没发现成熟的文字,只发现发现了表意符刻。
良渚所发现的六七百种刻符,均分布于陶器和石器上。
这些器皿经过5000年左右才能保存下来,若在木质、竹片等其他材质上,便很难保存下来。

按照良渚古城的发展水平,存在文字是很有可能的。
依照国际说法,没有成熟的文字是不能称为文明。
但良渚遗址还是申遗成功了,这也意味证实了中华五千文明史。
为什么缺少文字良渚遗址还能申遗成功呢?
良渚古城遗址能够申遗成功。
主是得益于其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
高大的宫殿台基,完整的城墙遗址。
以及大量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精美玉器,呈现出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的物质和精神世界。
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符合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

其中良渚古城复杂的水利系统引人注目!
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
其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山前长堤的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共同构成良渚古城的一套庞大外围水利系统。
该套水利系统囊括了城内的交通运输、生活用水、灌溉、防洪等所有功能。
经过初步估算,整个水利系统形成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水库,库容量超过6000万立方米。
充分体现良渚人的劳动结晶和敏锐的智慧,为人类文明起源有力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