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是一个多音字,其本音为kuàng,同时也是其作为姓氏的读音,此外还有kuò音。"邝"字属于"阝"部,这个部首可以位于字的左侧或右侧,分别称为左耳刀和右耳刀,左耳刀通常与山、土地、地势有关,而右耳刀则与城市、国家、地区有关。"邝"字的左侧为"广",是"廣"的异体字,本义为练兵习武的宽敞房屋。"邝"字的造字本义推测为规模宏大、人口众多的大都市,相传起源于五代古国之首的古邝国。作为姓氏,"邝"姓源出庐江县,有多个起源,包括古旷国之后人、黄姓改姓、方姓改姓以及广成子之裔等。"邝"字还有另一个古代读音"荒",含义与"荒"相同,表示荒芜。此外,读作kuò时,"邝"字表示分解、分割。
“邝”字要点简要复习这些,来看“圻”字。

“圻”为多音字,有qí、yín两个读音,qí音是本音。《广韵》、《集韵》、《韵会》里对其注音为“渠希切,音祈”。
圻字篆文写作

,由两部分组成:“土”和“斤”。
左侧的土字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为泥土、土壤,《说文》说“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土为《说文》部首,现今字书仍设土部,从土取义的汉字,含义多与土地等义有关。
圻字右侧的“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为斧子一类的工具,一般用以砍木,圻字当中借指武器。《说文》说“斤,斫木斧也。”,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
由土、斤构成的“圻”字,表示武力守护的领地。《周书 • 职方》:万千里曰王圻。《左传 • 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

圻字本义,实际上构造的是这样一副这样的画面:古代的战士们挥舞着斧头,保卫着自己的家园。
来看下“圻”字的含义和用法。
①当读作qí时,它主要指代京畿,即古代天子直辖的地区,也泛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或指疆界、地域。
例如,古代文献中提到的"方千里"就是指京畿四周一千里以内的地方。此外,"圻"还可以指曲岸,即弯曲的河岸。
②当读作yín时,"圻"与"垠"同义,表示边际或边界。
用法例证
汉·孔安国·传:京圻安则四海安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国家的首都及其周边地区安全稳定,那么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也就安全稳定了,这里的“圻”字就是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跟前几天笔记里写的“畿”字用法同。
圻为多音字,但在名字当中,多数读作qí,即姓氏或起名用字多读其本音,来看下圻字取名的寓意。
圻字五行属土,土,乃大地之母,孕育万物,滋养生长。百谷草木,皆在土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在五行学说中,土象征着稳固、繁荣和承载的力量,它如同坚实的基石,为万物提供生长的土壤。根据五行理论,土代表着稳定、生长和承载,以之取名,愿孩子的成长之路如同大地一般坚实而宽广,稳健致远,心态平和。"圻"字的本义,指的是土地的界限,代表界限,象征着无垠的疆域和广阔的视野。以之取名,寓意孩子拥有如大地般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万象,接纳百川。同时,它也象征着远大的志向和宏伟的目标,激励孩子不断追求卓越,勇往直前。此外,"圻"字还隐含着守护土地的责任,意味着孩子将能够承担起重要的使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承载起时代的重任,含义深远的一个起名字。